茶已经泡好了,老板娘说这是最好的龙井茶。
当时是上午十一点,顾客并不多。这家位于梅林村门口的茶馆很安静。整个大厅里除了服务员的窃窃私语之外,就只有三两个人。
我们选了很久最后选了进门右侧的位置。
茶香浓郁,但我们不敢碰杯子。老板娘见状,好奇地问道:“还在等人吗?”
“是的,我们正在等待一位尊贵的客人。”我灵机一动,问道:“老板娘,你知道邢芬是谁吗?”
她茫然地摇摇头。我苦笑一声,心里有些难过:一个隐退多年的英雄,难道就这样消失得无影无踪吗?
大约五分钟后,一位穿着中国国家队队服的中年妇女走了进来,我赶紧上前打招呼。
她叫邢芬,前中国女子举重队队员。
33年前,北京亚运会,她奋力拼搏,夺得首枚金牌,名满天下。
第一金
“邢总,杭州不是举办亚运会吗?我们想和你谈谈亚运会的事情。”
“亚运会?”邢奋眼中闪过一丝光芒。她平静而诚实地笑道:“好吧好吧,你想问什么就问吧。”
2023年9月24日,第十九届杭州亚运会,中国组合邹嘉琪/邱秀萍在赛艇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决赛中夺得首枚金牌。
媒体纷至沓来,各大媒体争相报道。这一天,邹佳琪和邱秀萍霸占了热搜。
为什么中国人这么看重第一笔存款?
邢芬给出的理由是,“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好的开始’非常重要,毕竟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确实,在参赛代表团看来,第一枚金牌不仅能为国家带来荣誉,还能振奋整个队伍的士气;对于运动员来说,体现了个人荣誉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对于媒体来说,这是相当有新闻性和娱乐性的。
在赛场上,中国军团尤其擅长夺得首枚金牌。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首枚金牌获得者是中国射击名将许海峰。此后的30年里,杜力、易思龄、杨谦等相继为中国军队打响了第一枪。 1974年在伊朗德黑兰举行的第七届亚运会上,第一个金牌日,国家射击选手苏志波夺得男子手枪慢射项目冠军,实现了中国亚运会金牌数“零的突破”。
1990年,第11届亚运会在北京举行。组委会将女子44公斤级举重比赛定为首个金牌项目。
9月23日比赛当天,600多名中外记者齐聚地坛体育场,等待第一枚金牌。
“那一年我才17岁。”邢芬回忆起多年前的这场盛宴,往事的硝烟如泛黄的日历一样逐渐展开……
“当时教练可能是怕我有压力,只说会认真准备比赛,并没有提到第一笔押金。”后来,队友和教练告诉她,可能是因为媒体已经把消息传出去了,那天地坛体育馆被水包围了。 2元每张票已售完,数千人正在等待退款。
当邢芬上台时,她被观众的欢呼声吓了一跳。冷静下来后,邢芬轻松地将65公斤的杠铃举过头顶。邢芬记得,杠铃放下的冲击力被观众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所掩盖。经过6次两种姿势的尝试,她如愿获得了自己的第一枚金牌。 “我的总成绩比获得亚军的日本选手足足高出了20公斤。”
获得金牌那一刻的激动仿佛就在昨天。队友、教练、领导纷纷冲过来,拥抱她,向她表示祝贺,而场边观众的欢呼声一刻也没有停止。很多人都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泪流满面。
“我什至不记得我做了什么或说过什么。我只是感到很高兴。”邢芬回忆道。
夺冠后,她被评选为当年“全国十佳体育运动员”之一。要知道,“全国十佳”是那个时期中国体育界最具影响力的年度评选活动。邢芬跻身“全国十强”,她的影响力超过了她申办世锦赛的影响力。大多数奥运冠军都是如此。一种缺失的荣誉。
▲1990年,邢芬在北京亚运会上为中国代表团夺得第一枚金牌。
名人
北京亚运会将铭记邢芬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刻。 “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如此大规模的洲际比赛,我们从上到下都非常重视。”
虽然广州和杭州后来成为亚运会的主办城市,但从历史上看,北京亚运会的重要性和独特性是无法比拟的。
著名记者杨毅曾讲述过三个关于北京亚运会的小故事。听完他们的话你可能会明白一些事情。
首先,亚运会开幕式上有一场由全北京数万名小学生表演的大型集体体操表演。提前近一年,学生每天下午去培训,然后进行选拔。无论冬天多冷,夏天多热,孩子们都努力工作,没有一个家长表示心疼他们,不肯放过他们。最后,所有没有被选中的孩子都哭了,仿佛错过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任务;
第二,亚运会前,国家开设了亚运福利彩票。父母给孩子钱去刮彩票。每人一美元。有时刮一刮就能赢5元。但家长们却不断要求孩子们继续攒钱,直到没有钱为止,因为这是为亚运会筹款;
第三,北京亚运会的宣传歌曲叫《亚洲英雄》。微微唱到,“我们在亚洲,山像高头,河水像热血……”以后这首歌基本上人人都会唱。牛群、冯巩在1991年春晚相声中说,当年轻人在北京街头打架时,他们甚至不会提亚运会,甚至会唱:如果不是亚运会游戏,你的血液会流动。
在备受国人关注的北京亚运会上夺得第一枚金牌后,邢芬彻底成为了名人。当时电视上的体育新闻报道里,第一个镜头一定是她。走在北京街头,杏芬很容易被人们认出来。 “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她当时真的很有名。”
然而与今天相比,那个时代冠军运动员的物质奖励就显得有些寒酸了。 “夺冠后,国家奖励了我6000元,我们省奖励了3000元。有了这笔钱,我们镇就奖励了一台电视。当时我们没有拍广告,也没有代言。”
邢芬的父母一生都是海南农民。他们以前从未看过电视,也不明白举重是什么。邢芬获得金牌那天,是镇政府工作人员带着两位老人来到镇上,他们看到了女儿的辉煌时刻。
在那个时代,名气给邢芬带来的只是名气。 “太早了,现在想想全红婵,她夺冠后,你说一条街、一个小镇、一个村庄有多热闹,你们都知道有多热闹,不一样,我们比赛太早了。”那时,我们没有足够的食物和衣服,所以谁会关注这些事情?后来,更多的人关注了,我们都退出了?那个时候是世界锦标赛还是全国锦标赛没人知道。对此,我很幸运。”
快到午饭时间了,茶馆里的人越来越多,服务台挤果汁的声音也越来越大。厨房里升起的牛排香气,慢慢掩盖了龙井茶的香气。很多人从我们身边走过,却无人认出这位昔日的著名冠军。
邢芬不太善于表达自己,但她说的每一句话都透露着朴素和真诚。我们喝了一杯又一杯茶。
喧闹声中,邢芬的脸变得模糊而遥远。她说,那届亚运会我会铭记一生,那枚金牌是我一生的财富。
“东莞举重之乡石龙镇最近开了一家举重博物馆,除了北京亚运会的那件,我一口气捐出了所有的金牌和奖杯。”
▲1997年,邢芬再次打破世界纪录。
承重
世事沧桑,早已抹去了邢芬的名声。就像大多数人谈论过去的第一届金牌获得者一样,就像天宝宫女谈论旧事一样。
“现在有很多媒体找你吗?”我小心翼翼地问道。
“不多,可能我们已经过时了,我们是在海滩上拍摄的,你们是今年第一个来找我的媒体。”说完,邢芬自嘲一笑。
云丹风清的话,不知为何,像一根钢针刺痛了我。
有人问,夺冠之后呢?其实就是痛苦和遗忘。这句话贯穿了大多数退役运动员的生活。
北京亚运会之后,邢芬的职业生涯经历了一些坎坷,他也经历了一些动荡。她的运动员身份直到2006年才结束,目前在深圳体育学校从事教学工作。邢芬现在专注于培养新一代举重运动员。
多年的举重生涯,让邢芬饱受伤病困扰。最严重的有两种,一种是腰椎,一种是左膝。
邢芬从1986年开始练习举重,一直都是冠军。但左膝受伤却成为她职业生涯最痛苦的记忆。 “我1994年受伤,1995年底做了手术,然后一年没有训练,1996年底复出的时候正是巅峰,突然就跌入谷底了,然后就爬到了山顶,爬起来很累。”
但庆幸的是,邢芬坚持了下来。 “八运会我拿到了冠军,那次冠军是低谷之后的巅峰,巅峰之后就平庸了。九运会就这样结束了,之后我又参加了两场省赛。”
与其他运动相比,举重运动员的挣扎通常并非主要源于身体伤害。
虽然举重是一项需要高超技术的竞技项目,但很多人认为举重是一项消耗大量能量、伤害身体、反人类的运动。但在各项运动伤残率调查中,举重普遍处于中下水平,远低于摔跤、柔道、篮球、排球。
举重运动遭受偏见的主要原因是比赛乐趣不足、变现难度大、职业化程度低。
射击运动员杨茜在东京奥运会上获得第一枚金牌后,一家公司直接在微博上发文称要给她一套房子。
苏炳添是第一个进入奥运会百米决赛的亚洲人,是多个品牌的代言人,每年代言价值超千万。
中国乒乓球队一直与国内运动品牌保持着战略合作。一些龙头企业此前也曾赞助过乒乓球队。
而举重运动员往往在夺冠当天只占据热搜一小段时间,很快就淡出公众视野。
举重运动员通常身材矮小,相貌平淡,取得成绩后很难获得额外的流量。因此,很难像其他热门体育项目的运动员一样冲出圈子,成为真正的明星。
尽管如此,邢芬仍然为自己是一名举重运动员而感到自豪。时至今日,她仍有一个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我从未参加过奥运会。”
这位从1988年到1992年18次打破世界纪录的举重冠军,却未能进入奥运会舞台。原因是,在她职业生涯最辉煌的年代,无论是巴塞罗那奥运会还是亚特兰大奥运会,女子举重都不是奥运会项目,到2000年女子举重进入奥林匹克大家庭时,邢芬已经是过去式了。她的巅峰期。
“我当然不愿意,但没有什么可以改变的。”邢芬说道。北京亚运会共有183个冠军,但被时代记住的却寥寥无几,而且大部分都是后来的奥运会冠军。
▲一柜子的奖杯是邢芬运动生涯最好的见证。
乏味的
北京体育大学的实习记者问了几个举重专业的问题。邢芬热情地给后辈们详细讲述着,声音充满了能量,就像很多年前的渔阳鼓一样。
事实上,邢奋现在距离真正的比赛场还很远。每个工作日除了按时去体校,剩下的就是照顾丈夫、抚养孩子。
“我也想平静,什么都不想,国庆节到处都堵车,每年都是这样,我不喜欢这样,我们还不如放假回乡下。”我不喜欢凑热闹,只是喜欢安静。”
邢芬在梅林村生活了十多年。但很少有邻居知道她的真实身份。 “如果我们不炫耀,别人怎么会知道呢。”
直到她的孩子写了一篇关于他母亲的文章时,班主任才发现了这件事,然后班上的一些同学和家长也逐渐发现了,当然也仅限于少数人。 “他们来我家的时候就知道了,因为我以前有奖杯和照片。后来,当一两个和我同龄的父母见面时,他们开玩笑地称我为‘冠军’。”太神奇了,有这么多冠军。”
如果说冠军是一个虚假的头衔,那么体育依然是邢芬生命的脐带。她表示希望自己能够培养出优秀的运动员,仍然会关注奥运会和亚运会,不仅是举重,还有女排、乒乓球、跳水等项目。
体育话题太多,密集得有点让人窒息。我想换个轻松一点的话题,就问了杏芬平时的爱好。
“看视频吧,挺热闹的。”
画笔让李佳琪翻车,“现在的年轻人太浮夸了,没有我们当时那么踏实。”
我看了伍佰的演唱会,“伍佰人很成功,不唱一句话就开演唱会,还赚钱。”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20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