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没有很多玩具可以玩。一个原因是出售的玩具不多,另一个原因是老百姓没有多余的钱去买玩具。
孩子们玩的玩具都是自己做的,才能“丰衣足食”,家里吃的一些食物基本都是自己采摘、捕捉的。
自制玩具枪。
看了电影《小兵张嘎》后,小手枪开始流行起来。如果你有木头,就制作一把木枪。如果你有玉米秆、香蕉秆、金竹,就可以制作一把枪。
木枪就不用多说了。可想而知,军人张嘎就有一个。玉米杆枪是用来到已经收割玉米的田地里,打倒几根玉米杆的。细的、小的尝尝,甜的当甘蔗吃,大的、粗的拿回来做枪。
将稍长的玉米杆放在中间,较短的用小木棍连接起来,在底部后面加一段支撑,加两个把手,在长玉米杆的顶部加一小段作为视线,它就变成了冲锋枪。把它弄短一点,把下面的两个手柄换成一个,它就是一把手枪。
还可以用蕉叶茎制作“手枪”。去掉叶子,留下叶柄。在叶柄中间剪出几个长方形的小片。切记不要剪掉后面的部分。将这些小方块立起来。射击时,用手扫一下就能发出“啪”的声音。影响。
由竹管制成的水莓枪。使用与毛笔大小差不多的小金竹作为材料。去掉两端的结,中间放一根削尖的带柄竹棍。先对着前面的孔插入一颗子弹,利用空气助推力,从后面再补一颗。可以发射子弹。
这种枪的缺点是子弹只能单发发射。好处是,没有水果的时候,可以用纸泡水,揉成小颗粒,制作子弹。
也可以在竹筒的三分之二处剪一个小孔,用铁钉在空鞋油盒或空奶油铁盒底部中间钻一个孔,这样孔就把竹子和盒子里的孔对齐,用沥青固定好,把子弹放进盒子里,就成了一把可以连续射击的机枪。
但一定要把大小相近的水果的茎全部去掉,以免被卡住。
在我家乡的小县城,每年水果生长季节,小镇中部的街道就分为上街和下街两个阵营。他们战斗至死,通过巷战争夺胜负。
真正的战斗者是那些穿着帆布工作服的家伙。大家都要提前上山采摘新鲜水果。年轻人把子弹摘下来放在书包里,帮助装弹。还有更严重的,将新鲜的花椒混入皮肤,使其更加疼痛和麻木。
当时我已经记不清到底是上街赢得更多,还是走在街上赢得更多。每年逛街的时候,半岁的孩子们都会充满热情和兴奋。
当然,这种事情尽量不要让家长知道,因为衣服被子弹打中的话,汁液的痕迹是洗不掉的,而且如果打到人的皮肤上,也会酸痛、麻木、痛苦。 。就偷偷换上旧衣服看比赛吧。
往年,很多自发的游戏都是集体活动,喜欢玩的孩子积极配合、参与其中,享受着集体的快乐。
看电影。
在小县城看电影也是一种乐趣。主要是在广场看电影,大部分时间都是去较远的部队医院和粮站看跑电影。在医院看完后,我赶去美食站看最后一集。
沉迷于看电影的人,都会跟着军队传送的电影节奏。在这里玩完之后,他们就会赶去另一个地方观看。拥有自行车的家庭很少,有的还得带着兄弟,像放映员一样赶到现场。
当屏幕前没有好的位置时,孩子们就会跑到屏幕后面,倒着看电影。如果剧情都一样又有什么关系呢?电影里的人被颠倒过来并没有什么错。一些农村孩子还惦记着拍电影后用过的弹药筒(麻子弹),就到电影银幕后面的竹棚里寻找。
那时的人没有更多的志向,也不怎么聪明,但他们会走路。看完电影,孩子们都睡着了,哥哥姐姐们只好背着弟弟妹妹,步行几公里回家。有时走着走着就觉得困,有时走几步就闭着眼睛。
后来听同学说,为了看《少林寺》,我追到了各个村庄,看了七遍。现在的人们可以把电影翻出来再看一遍。既然你有选择,你就不用担心。就像钱存在银行一样,你可以随时使用。您还可以在听音乐时选择循环模式。不必翻山越岭,看遍无数次。
在物质匮乏的时代,精神上的追求也很困难,但人们会为了一点满足而努力。毕竟,获得幸福是很容易的。物质生活可以简单,但精神生活一定要丰富。
在电子游戏和手机出现之前的时代,电影情节主要是战争故事。年轻人的生活充满了战时模式。有的学生看电影时睡着了。当他们醒来时,他们问为什么不看。原因是电影中没有战争。
捉蜻蜓、捉蝉。
童年的趣事,都离不开罗大佑《童年》的旋律和歌词。
脑海中始终萦绕着:“池塘边的榕树上,蝉鸣着夏天。”但歌词里却是“我总是独自面对天空发呆”。去田野里撒野的次数并不多。有很多次。
就像《小猫钓鱼》里的小猫一样,有时捉蜻蜓、捉蝴蝶也是童年生活的记忆。
将一根绳子的一端系在一根小棍子上,另一端系在一只活生生的飞翔的蜻蜓上。他把手举过头顶,喊道:“喂喂喂,阿玛西来开会了!”
那些寻找交配的蜻蜓被我们手里摇曳的蜻蜓吸引了,然后用自制的网扑向它们,又把它们捉住了。最神奇的是,你可以捕捉到特大号蜻蜓,它的体型是普通蜻蜓的三四倍。想要抓住它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
捕捉一只雌性蜻蜓并让它保持在线状态。当她死后,割下她的生殖器并将其放在雄性蜻蜓的相应位置。用这个假货来吸引雄性蜻蜓。每次都有效。也许和人类一样,渴望交配的蜻蜓的智商为零。等它反应过来的时候,它已经被困在了陷阱里,看来还真是绝配。
肯定有人会好奇,被抓到的蜻蜓怎么办?通常,我们都是把死了的,用草串成串,带回家,把翅膀摘下来,煎到好吃,然后吃。活着的,用草绿色的帆布书包拎回家,然后放在蚊帐里,用夹子固定,随时可以看到它们在里面飞翔。
今天的孩子们会说蜻蜓是有益的昆虫,不能被伤害。但当时物质匮乏,所有的玩耍,捉蜻蜓、捉鸟、捉鱼最终都变成了人们嘴里的食物,没有什么不能成为体内的营养。
生活中只有不到一半的食物来自大自然。有些东西是你没有钱买不到的,或者准确地说,是你用钱买不到的。需要自己动手才能吃饱穿暖。蝉就是其中之一。
夏天的傍晚,拿着手电筒或手电筒在河边点燃蝉。你可以捡起那些来到河边吃喝的蝉。白天,我会去山里找一种粘性极强的“纸镐”,用嘴嚼碎,包在长棍的一端,然后小心翼翼地靠近那叫着的蝉,并将其粘在目标上。
带回来的活体动物除了可以玩耍之外,还可以作为“打牙祭”,改善生活。油炸的直接吃,烤的加盐、辣椒、姜、蒜吃,还可以配米饭吃。
我们有“老师的粉笔在黑板上,还在拼命地写着,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着游戏的童年”。
但不存在“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发现自己只做了一点点作业;总是要等到考试结束后才发现自己该学的书还没有学”。 ”我们没有作业,没有课外书,更没有补习班。只有寒暑假作业。
父母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就自己玩。对于父亲失踪的孩子,母亲下班回家后会抓住孩子的手臂画线。如果白色太明显,就说明你进入了河流或池塘,你会被骂的。其他的事情都无所谓,父母也不会关心。不一定知道。
出去放飞自我后,尽量在妈妈下班回家之前回家做饭。天黑了还不回家,你妈还要赶着去找她。记得有一次,我回家太晚,没来得及砍柴,妈妈看见我就打了我一巴掌。我揉了揉脸,默默地跟着妈妈回家,知道她是真的着急了。
“好好奇,好幻想,好孤独的童年”在我耳边响起……
那个时候的人们很少感到孤独。自制玩具虽然没有那么花哨,但是要花很多时间,而且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得自己做。生活中总是有做不完的事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8866.html